您好!欢迎访问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5975429334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化学材料检验测试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策略

化学材料检验测试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策略

更新时间:2025-11-13  |  点击率:27
  在化学材料检验测试领域,精准度是衡量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核心标准。然而,实际操作中诸多干扰因素犹如隐藏的“陷阱”,随时可能误导分析判断,致使错误结论产生。深入了解这些常见干扰源并掌握有效的排除策略,对于保障科研进展、把控产品质量以及守护环境安全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。
 
  一、样品自身特性引发的干扰
 
  部分化学材料具有不稳定性,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改变性质。例如一些活泼金属粉末,暴露于空气中便会迅速氧化,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,若取样时未妥善处理这层新增物质,后续检测其原本纯度或成分含量必然出现偏差。再者,像某些高分子聚合物,因分子链缠结、支化结构复杂,溶解过程缓慢,直接导致溶液浓度测定不准,进而波及依此展开的一系列诸如粘度、强度等性能指标的检验结果。针对此类情况,需优化采样流程,对不稳定样品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封装运输,并在无氧操作舱内快速完成称量制备;面对难溶高分子,则要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精心挑选合适溶剂,辅以长时间搅拌、超声震荡等物理手段促进充分溶解,必要时进行过滤分离除去未溶杂质干扰。
 
  二、仪器设备带来的潜在问题
 
  精密仪器虽是助力检验测试的关键工具,但也可能化身干扰源头。长期使用的色谱柱会因吸附残留杂质逐渐降低分离效能,使不同组分峰重叠在一起难以区分定量;光谱仪的光路偏移、灵敏度下降等问题,会让特征吸收峰位置变动、强度失真,无法准确识别物质结构信息。日常维护校准工作不到位更是加剧这类风险,积尘污垢覆盖传感器探头、蠕动泵管老化弹性减弱致使液体输送量波动等情况屡见不鲜。故而建立严格仪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,定期用标准物质校验仪器线性范围、检出限等参数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;每次使用前后清洁关键部位,确保光路畅通、进样精准无误。
 
  三、环境条件的连锁反应
 
  温湿度变化对很多检验项目冲击力不容小觑。高温环境下,挥发性有机试剂大量逸散,既改变实际参与反应物质量比例又污染实验室空气危及人员健康;高湿致使某些遇水分解化学品加速变质失效。静电吸附灰尘颗粒落在电子天平托盘上、电极表面也会引发称量误差与电化学反应异常。为此,配备恒温恒湿箱调控存储环境,实验区域安装空调除湿设备维持稳定工况;增设除静电装置消除隐患,打造适宜检验空间氛围。
 
  四、人为操作失误的纠偏举措
 
  即便拥有设备与理想环境,人为疏忽依旧可能是破坏检测准确性的“一根稻草”。加样时移液枪吸头未垂直插入液面下造成样本飞溅损失、读数视角歪斜引入视差错误;滴定终点颜色辨别主观臆断偏离真实值。强化人员培训考核机制,规范基础操作手势动作细节要求;推行双人复核制度,交叉比对原始记录数据合理性有效性,借助盲样测试不断提升团队整体业务水平素养。
 
  总之,认清化学材料检验测试各环节潜藏干扰因素只是第一步,唯有将针对性排除策略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,严谨把控全过程质量关卡,方能让检验测试结果如实反映材料本质属性,为科技创新突破、工业品质升级筑牢坚实根基。

 


 
扫一扫,关注微信
广电计量官方商城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创运路8号广电计量科技产业园 传真:020-38698685
©2025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备案号:粤ICP备11014689号